Monday, April 29, 2019

彭佳慧 Julia Peng - 大齡女子 Darling (高畫質 HD 官方完整版 MV)



最近在交友网站上和一位男生聊天。他比我年长,有了一段很幸福的感情。当他问及为何自己至今仍然单身时,我无言以对。想了片刻,可能是自己对爱情缺乏自信吧。对于我而言,做爱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毕竟,当精液射出的那一刻,一切就会归于无有。就算对方是多么不讨喜的一个人,一旦完事后,就可以拍拍屁股走人。然而,恋爱不同。恋爱触及的不只是肉体,还包括心灵和灵魂的层面。那手一旦牵上了就会直达心脏,深入体内的每一寸细胞,在脑海里出现无法负荷的刺激,让一个人可以为了另一伴打破自己的人生原则,为对方无私付出甚至牺牲自己来换取对方的快乐。

这些年,我在爱情的漩涡里徘徊,甚至差点溺毙。或许这片大海很美好,有很多在陆地上无法体验的真善美,只是对于曾经溺毙无数次的我而言,我打从心里十分害怕。每次我经过金店的时候,我都看着那些象征永恒爱情的首饰,盼望可以透过隔着玻璃的接触去沾一沾一点福气。很多时候,当我躲在房间里面的时候,我不禁回想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还是自己无力去爱了。我想多是后者。现在的我没有年少的那么迷人,也没有年少时候的那么纯洁了,就好像沾染了污垢的破布,表面上长满霉菌,这样的破布岂能得到神圣的爱情呢?

听着这首曲子,心想单身或许是我的宿命。只有在这个单身的假象中我才能潇洒一点地面对所有的悲欢离合吧。每个我遇到的男生都是那么的优秀,有如天使下凡般,我这在黑暗中长居的恶魔怎能配得上他们吧。或许好像天神观看凡人一样,一开始的好感不过是好奇心和有趣,然而,一旦日子久了他们还是想念天堂上的美好,就这样转身离开回到天上去了。“我们谁不曾盼望待能有一份好归宿能够直到永远”并且享受着没有拦阻的幸福。只是,现实并不是如此。好的爱情似乎直奔那些年轻貌美、财力全收的男神去了,我这些在过街老鼠,不过能躲在黑暗角落看着这个现实社会的循环,在神与肉交欢的时刻,以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几眼,再若无其事地回到自己的黑暗里去了。

若能,谁不愿意掌握爱情。只是,这个代价太大,甚于戴上布满永恒宝石的手套。所伤的不只是肉体,而是这一生的心灵创伤。谨此,恕我没有这个勇气去戴上这爱情手套。

人生新的一页

我面试成功了。

那是相隔这么多年之后,第一次one take settled 的面试。这是我完全没有经历过的领域,然而,我还是尝试了。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依然不敢相信贵公司会愿意聘请一位完全没有职场和行销经验的33岁熟青年为他们的员工。一切就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同时也那么的具挑战性。这样的转折点,完全要归公于我的一位朋友吧。我不知道他在他的阿姨面前说了什么(盼望他没说什么。我不想是因为自己靠关系而进入公司的)。

故事的发生是由自己的一时热心帮人的那一刻开始吧。当时候,我因为朋友要去他阿姨的公司见工而求我帮助解说他公司里的产品。那是一家医药工具公司,所以里面有很多的医学名词让他心烦。就这样,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帮他讲解了公司里的产品,好让他准备一切。就这样他被录取了。我个人觉得不是因为我的解说,反倒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行销人员。然而,他被录取之后发现公司是一间正在蓬勃发展的小公司,目前正属于扩展公司业务的阶段。就这样,他误打误撞地要求我寄上一份我的履历表。我起初不答应,坚决地拒绝了他。只是,我始终讲不过我的朋友。就在半催半骗的情况下,我很写意地递上了我的履历表。

说来迟,我升学的事宜就在这个时候开始遇到了瓶颈。我完全失去了继续升学的动力,同时我也到了规定求学的最后一学期,除非我能完成我的论文,不然,就会自动停学。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吧,我接到了公司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我不知道为何自己那么坦白说我停学了,并且没有工作经验。(现在回想起来,若换成别人应该就马上被淘汰了吧)但,面试的方式别于我的朋友。我需要准备一场推销咖啡的行销演戏。这对于我而言就和上考场没有太大差别。我准备了许久,不断思想如何演说。(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自己很不喜欢说话,而且经常口吃)。就这样,我硬着头皮面试了。那个面试过程不见得很顺利,我虽然表面镇定,骨子里不知道颤抖了几百次,一直到我和面试官握手离开,我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今天得到这个消息,我其实非常的开心。只是,我不知道要如何和家人说。他们一直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受高等教育,然而,我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地偿还父亲供我读书的钱吧。只有这样可以减轻我的罪恶感。

Sunday, April 28, 2019

音乐分享 MAYDAY五月天 [ 後來的我們 ] feat.aMEI Official Live Video





我很喜欢这首歌曲。说实在的,在多少个曾经里,我们都以为可以携手相伴、白头到老。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分开了。就在某个转角,蓦然回首才发现道路上只剩下孤单的自己,对方可能早已离开、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连一张字条都没有。是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过于着迷而忘记了时不时确定手中还牵着对方的手;还是我们不过是对方的其中一个选项罢了,一旦不符合对方口味就会断然被淘汰呢?



听着这首曲子,没有丝毫的愤怒和懊恼,反是带着慢慢的祝福寄给对方,希望对方安好。“有再多的不舍,也要跟心割舍”,虽然不舍,我们还是把自己的悲伤、迷失、纠结全然埋下,让这些负面情绪化成为肥料去滋养祝福和微笑给那些曾经给我们温暖的爱人。


Monday, April 22, 2019

复活节之回想

今年的复活节,我没有参与任何的教会聚会。其一是因为我没有可去的地方。自从和教会闹僵之后,我已经没有精力再回去面对他们。既知他们的嘘寒问暖会让我带来加倍的压力,我觉得目前没有这个力量去回应他们一个个的问候和问题。其二,我不想去新的教会再从新认识人。那是一种多么疲惫的循环。然而,虽然给了自己无数理由不去教会纪念耶稣的复活,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思考和回想耶稣的死和复活。

根据学者的统计,耶稣在三十岁开始公开证道和传讲天国的福音,为期三年,最后被钉于十字架、埋葬,三天后复活。算一算,若学者的统计和推算是正确的话,那么他在世上的日子是三十三年。正是在世的第三十三年完成了他道为肉身的最终目的。以这样的思路回想,今年三十三岁的我是否又完成了什么基业呢?答案是没有。圣经学者在圣经里总结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七句话,普遍上称为“十架七言”,当中最触动我的是那句“成了”。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说“成了!”
(约翰福音19章30节)

他完成了救赎的使命,偿还了人类对罪的工价,成就了人与神和好的桥梁,这是他道为肉身的最终目的。反观如今的我,没有多少成就,也没有为家庭带来任何的好处、更没有为身边人带来幸福、也没有为社会带来丝毫贡献。在这相比之下,我可说是自叹不如。今年,我会做下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停止我的求学生涯。其实,一开始已经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更没有研究下去的可能,在种种的考量之下,我不得不选择放弃我的研究。虽然很多人都觉得可惜,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种解脱。只是,做了这个决定之后的种种流言蜚语,我该如何面对?蔡康永在《奇葩说》讲过 “面子是一种枷锁”,束缚着我们应该和不应该做一些事情。然而,这所谓的面子是否那么重要?我自小从父亲看到的第一句成语就是“光宗耀祖”。这是我父亲递给我的牌坊,是从七岁就开始扛上的牌坊,我自认这么多年来没有让这牌坊有丝毫的亏损,然而,这扛了26年的牌坊或许会毁于我今次的决定。

说实在的,我只想平静的生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身边的人,用真诚去对待身边的人。我不想再撒谎或违背自己的意愿生活。过了这么多年我才有这个心智,是否一切都太迟了呢?

Wednesday, April 17, 2019

一辈子的朋友? 泰剧《Friend Zone》观后感



“既然相爱,何不在一起?”

以上是一贯听到的一句话,然而,我并不以为然。很多时候,我和心中的他虽然相爱;却基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在一起。由最基本的思维不同为由到广泛涉及的家人、社会地位和家境使命,这些在爱情故事里经常忽略(或说主角经常不理会)的理由都可以成为一段感情的绊脚石。在一次电台节目里听到这部电影的宣传,让鲜少接触泰国电影的我为这部电影买单。

故事以男主角的第一视角看待他和女主角之间的友谊。他等了女主角十年,很爱对方,却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其中的原因是我曾经害怕过的——那就是情侣不会分手,但是情侣会。这个决定让女主很伤心,毕竟女主不了解的是,明明双方都相爱,为何对方却不肯正式和她交往。站在男主的角度,我十分理解男主的决定。当我们很爱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很怕失去一个人。所以在看到众多情侣的分分合合,甚至分手后就以消失在对方的生活里为收场的情况下,和心爱的人开始一段恋情是多么地战战兢兢。后来,他们成为了很好的闺蜜。无论女主面对什么困难,哪怕是天涯海角,男主都尽力出现在她面前(这部剧有泰航赞助,所以游完半个东南亚都不是问题。若发生在现实世界,单单机票都要花上万元吧)。就这样,男友默默地爱了女主十多年。虽然期间女友有交往过其他男生,男主也成了花花公子,然而在内心深处男主最爱的始终是女主。友达之上,恋人未满是这部电影给我的中心思想。

看似很普通的一部爱情片,然而却在片尾给了我一幕撕心裂肺的时段。当男主终于鼓起勇气向女主表白时,得到竟是女主那一句“我们做朋友不是很好吗?”。得到如此的回应之后,男主说了一句“你因为知道我很爱你,所以你可以不顾及我的感受地任性。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分手吧。”那是多么奇葩却是最伤感的分手。人生有多少的十年?当一方决定不再等待了,我该如何去面对?为何我会有如此的感触?或许我知道有个人在等待我吧!只是,我曾经很天真的认为只要不开始成为情侣就不会分手,因为朋友不会分手,只有情侣会。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的人也会有灰心绝望的时候。我盼望等待我的那个他会幸福,同时倘若他离开我了,我会如何?想着想着,我眼眶湿润、泪流如注。

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然而,我推荐给闺蜜们一起去看吧。


Monday, April 15, 2019

甲基安非他命、甲基苯丙胺、冰、methamphetamine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还是个中学生。从一位来自戒毒中心的青年人分享自己的戒毒经历所知道的。那时候,心里不知道所谓的冰是什么东西,是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冰块那样晶琳剔透而还有寒意的吗?心中有无数的想象。当戒毒中心的管理员指着玻璃柜里的吸管并说明那就是冰毒时,我有点失望。自那天起,我对冰毒的见解就是用吸管装置的毒品,没有像戏里海洛因般一大包一大包的装饰,也没有鸦片那样有特殊气筒般优雅。后来上了大学,开始接触不同的药名和化学名称,我才渐渐地意识到冰毒的“真名”叫Methamphetamine(中文为 甲基苯丙胺)。除此之外,它还有个更显得气派的名字——甲基安非他命,有如一部同志电影般的那么文艺和神秘。然而,直到当时,我对于冰毒的见解都只是停留在书面和课堂的了解罢了。

后来,我在这个圈子混了一段时间,发现一些人的账号有个很特别的字眼——CF。这个字眼对我而言并不陌生,我通常都见解成性爱视频 (cam fun)或健身地点(celebrity fitness)。前者对于大部人来说或许不难理解,但后者对不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同志来说应该很难明白。其实,那家CF健身房在马来西亚十分出名:不只是分店涵盖全国而且很多会员都是同志,在里面不难找到打野炮的同好者。就在我认为对于圈内的通俗字眼了如指掌的时候,我被赏了个耳光。那就是CF的第三个含义(也是最普遍的意思)指的是chem fun。这个字眼和另一个行外人无法了解的字眼——chill经常混在一起(本人还因为这个chill而闹出了一些事情)。当我和别人交谈的时候,常被对方问我要不要chill?起初时,我感到莫名其妙。毕竟在电影中,只有当其中一方情绪失控才会要求chill down。我才刚认识对方不久,也没有觉得情绪失控,却为问及要不要chill,所以当时候百思不解。后来,当我得知当中的暗喻时,我都果断地决绝了他们。就这样在闹了不少笑话之后,我开始认识到了冰。

第一次看到别人用冰是透过性爱视频看到的。在那段视频里,我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烟管,样子好像路边看到的水烟却十分小巧。我不吸烟,所以对于这些香烟没有很深的认识。然而,这个容器很奇特。容器的一端呈球状连接着中间装有透明液体的主要容器在连接到吸管。当烟民要吸烟的时候,对方会在球体下方点燃小火,随之会有泡泡出现在透明液体里,就这样他们就可以吸入烟了。我心想这样的设计很好,不但可以过滤香烟里的毒素也很环保。后来,电子烟和vape开始流行,我依然看到这样奇特的吸烟法,就拿着视频询问身边有吸烟的朋友,想要探个究竟。结果,他们都显得十分担心,直接问我有没有接触这些东西。就这样我平白无故被那班朋友开导了一个小时。

俗语说,好奇心是很危险的东西。我在一次朋友的邀约去了一个性爱趴。在那里,我亲眼真真实实地看到一个人在我面前吸冰。虽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自己一直幻想吸毒的地方有如电影般那么阴深和繁杂),然而看着朋友吸了冰之后开始行为举止开始亢奋,我不由自主担心了起来。很庆幸的是,他们虽然在亢奋的状态中,但依然对我彬彬有礼,也接受我以观察者的身份在他们当中观察他们。他们没有强迫我跟随他们吸毒,这点让我十分感激。就这样,我在那里呆了三小时,看着他们从文质彬彬的人随着毒品的催促开始变得狂野和无比亢奋。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记得当天所发生的事,然而那些画面历历在目,提醒我这是不可以尝试的东西。

随之,可能是缘分的关系。我身边的同志朋友开始对我倾吐他们的心事和隐藏在他们内心的秘密。直到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刻,已有三位朋友告知我他们曾经吸冰。唯一欣慰的是,其中两位已经戒掉了。我衷心盼望他们能够持之以恒这份决心,彻彻底底地离开毒品的魔掌。在与他们的谈话中,我亲眼看到了毒瘾来袭时的那种折磨。曾经有一次,我和三位朋友的其中一位朋友在聊天。突然,他手脚颤抖,脸部显得十分痛苦,似乎好像忍受着某种撕心裂肺的痛。身在一旁的我束手无策,本能地想接触他却被他断然拒绝了。后来才得知,当毒瘾来袭的时候,他的神经感官会十分敏感,不但如此,患者也会有头疼、晕眩的感觉。看着眼前饱受痛苦折磨的朋友,我显得十分无助。过了大约半小时,他终于清醒回来了。虽然,这场经历有惊无险,但,我更加确定了冰毒的可怕。

冰就如其名甲基安非他命这个名词一样。服用了就要付上非命的生活。由于甲基苯丙胺有能力刺激脑神经,从而令服用者在判断能力和情绪上产生极大的偏差,它的影响不止局限于服用者本身,同时也会危害到身边人。就在昨天,我去了另一位朋友家帮忙他收拾打包搬家的东西。他在两天前服用了冰,结果昨天在搬家时候,时而痛哭、时而清醒,貌似疯子一样。我一边帮他收拾物品,一边安抚他的情绪并劝导他停止吸毒。就这样,本来正常人可以用短时间内完成的事宜,我们却用上了三倍的时间来完成。到了晚上,他的另一半回来了。显然对方也有服用冰毒,一进门就忙着寻找他的“冰”器,然后不在乎陌生人的存在,一直不断地向着我的朋友破口大骂。在我眼前,两个吸毒的人受着毒品的影响,失去了人性的控制情绪本能地“交流”,没有社会意识、更没有任何的自制能力。那晚,我从他们的家里走出来,心里不是滋味。

甲基苯丙胺(俗称冰、又叫甲基安非他命),是目前同志圈子里十分流行的性爱毒品。每到半夜只要一打开交友软件就会看到很多没有入睡的夜猫子寻觅着同好一起吸毒。当中涉及的人群不分年龄,最小的可以是中学生,大家都因为各种不同的缘故希望在这毒中找到自己开心的点。当我慢慢观察圈内的黑暗面,我越来越害怕。害怕不是因为这些毒品无孔不入;相反的,我害怕因为我察觉到很多在外表上光鲜亮丽或文武双全的人群中,骨子里却是那么无助、孤独,甚至愿意让毒品慢慢侵蚀着他们的生命。


Saturday, April 13, 2019

读后感之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1、2以及情商课——《为你自己活一次》



有人说,要认识一个人有两种方法:一是和他相处聊天;其二就是阅读他的著作。对于这位作家,我自认没有这个福分可以和他静距离接触,所以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来认识他。我在一场讲座里听到他提及关于自己出书的经历时,有一部分让我十分深刻。他亲口声称自己有多么不愿意地被编辑要求把自己的脸当成书的封面。所以,在第一本说话之道,他用雨伞把自己的口遮住了、第二本干脆把自己的脸用一种不起眼的颜色盖上了、到了第三本书,虽是看到脸,确实模糊的。关于这点,我可以很清楚的明白,作者不止心思细腻而且心防重重的。虽然他希望自己出的书可以大卖,却不希望读者因为支持他这位艺人而买他的书;相对之下,他更盼望读者因为他的文笔而为他的书买单。蔡康永的作品很多,其中一大部分都收录在网上,没有成书(我盼望有一天书商会愿意把这些作品都收录起来,成为合集)。在现今市场上充斥着满满的经商、食谱和教课书,我只能找到三本关于蔡康永的书籍。一心想要更认识这个人,纵然我对说话没有太浓厚的兴趣,我还是买下了它们并把他们读完了。

以一个在节目上说了十多年的主持人来说,那本说话之道简直就如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的金丹一样,吃了让人说话功力得以提升。然而,在那些短短几页就一个小章节的篇幅来说,我觉得作者似乎想把很多的构想用蜻蜓点睛的方式带过,要得到书中的道理和精髓,必须要空白的部分加入自己的反省和领悟。读完了两本说话之道,我明白了为他一开始就声明这本不是教人如何说话的教课本,反像一本说话导航,只告诉你可以探索或求精的部分,至于要如何去改进,就看个人的造化了。说实话,读完了这两本书,我似乎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又好像记得了什么似的。好像张无忌学张三丰的太极剑法时,全然忘记了却能变强了。(话说,自己的说话之道可否有进步,还请大家审核呢)

言归正传,我透过前两本书多认识蔡康永了吗?没有。书里,我看到了他的主持风格。一个小章配合一段弯弯的插图,一个标题,一个开场并以一篇小故事来陈述,最后以一句话来做一小节。不罗嗦,单刀直入,剩余的都是空白的空间。读起来一点都不吃力,反倒很轻松。作者虽然道出了自己对于说话的想法,却鲜少透露出自己的事情。很多都是以虚幻人物(晴天、子玉)来述说故事。或许是他所经历的事件加以改编,也或许是别人的故事。然而,我看到了他的心思细腻。别于很多的艺人作家,他们会以演艺圈的内幕来作为书中的卖点、甚至消费其他艺人来增加作品的阅读率。在蔡康永的说话之道1、2,我看不到这些蛛丝马迹。这让我更加佩服这位艺人。

若把《说话之道》比喻成在讲堂上作者给与的讲课,那么《情商课》就是一对一的交谈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情商课》。一样的格式,只是,这次距离更为接近。虽不像没有隔膜的交谈,却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诚恳和肺腑之言。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做自己这个课题。最让我深刻的是他提及关于如何制造一个分身来与自己对话,谈论各种情绪上起伏并从中更认识自己。往往当我们不断与第一人称去看待事情的时候,难免会越看越遭,甚至陷入情绪的漩涡里无法自拔。唯有当我们用分身的角度(第三人称)回看自己的处境时,很多事情似乎就自然地迎刃而解了。蔡康永没有在书中列出应该和不应该这两种清单,反倒以各种不同的故事和环境来指出各种情绪管理的方式。自认情绪暴躁的我,本以为在书中会一直中枪,却在读完最后一页后依然没有丝毫被责备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 )。然而,我却在书中摄取了我所需要的方针和妙方。作者还提及的另一要点就是沉默的陪伴。这点过去深怕冷场的我开始享受空白和沉默的美妙。对于朋友来说,有时候一次沉默的陪伴胜于嘈杂的安慰和劝诫。同时,我也明白到交流不是把自己的观念硬生生地钻入对方的脑子里。这么做只会招来两败俱伤的局面。有时候,以一种自助餐的陈设更能让双方在交谈中彼此收益也让聊天的程序更为流畅。

最后,我没有在这三本书中走入作家的内心世界,然而我却在他的文字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可能是这三本书的主题,所以他很规矩地按照主题道出了自己的对时间的看法,却冷冷地把自己给隐藏了起来。盼望他可以如他早期的网路作品,敞开心扉述说自己的生活和心理经历。